CPU超频详解:睿频与静频差异及性能影响

2025-01-24 00:21:20
哀叔河
冶金VPS

cpu超频后待机会以超频获得的最大频率运行吗?

是的,它会按照之前的频率工作,但是如果频率太高,它会自动降低频率。

cpu超频是超主频还是睿频?

CPU超频的重点是睿频而不是静频。
如果处理器的标准频率为3.6GHz,睿频频率为4.0GHz,当你尝试将频率提高到3.8GHz并进行性能测试时,你可能会发现性能反而下降。
这是因为原本最大睿频为4.0GHz,但超频后最大频率变为3.8GHz,导致性能下降。
静音频率实际上对用户来说没有多大用处。
主要用于校准TDP(热设计功耗)。
也就是说,在处理器的标准频率下,理论功耗不会超过TDP标定值。
但在实际使用中,我们通常会让处理器达到睿频状态,因此实际运行时的功耗会超过TDP。
安静频率对 TDP 校准没有显着影响。
实际情况下,CPU不会运行在静态频率,也不会只使用TDP额定功耗。
睿频是处理器实际满载性能的体现。
超频是基于睿频频率的操作。
CPU 性能测量也是基于睿频频率。
不过,有一种特殊情况需要注意。
基于TDP提供的散热设计,如果散热仅基于处理器校准的TDP,由于TDP是根据默认频率校准的,所以处理器实际能够稳定运行的频率被限制在默认水平。
为了使 CPU 保持稳定在睿频频率,它必须提供超过 TDP 的散热水平。
这就是为什么高性能散热设计对于提高CPU性能至关重要。

没超过频,一直很疑惑,如果拉4倍频的话cpu可以一天到晚都超吗?

这是第三代I5或I7的技术之一。
其实INTEL原生就有这个频率,但是需要用高端Z75和旗舰Z77主板来激活。
但中端H77和入门级B75无法激活此功能。
确实,当CPU安装在相应的主板上时,它会自动默认为最高激活频率。
但不同的主板可能会有不同的差异。
比如我的3770默认是3.4GHZ。
当安装在微星Z77A-G45主板上时,主板BISO自动显示4.1GHZ。
相关频率设置选项均为灰色,无法设置。
K系列CPU安装完成后,这些灰色不可选的选项会自动变为可选。
但我个人认为第三代I5或I7没有必要选择K系列CPU,而第四代I5或I7应该选择K系列而不是非K系列,因为第四代I5或I7应该选择K系列而不是非K系列。
一代取消了四位频率功能,这和K系列的性价比差很多。
而且,第四代除了核显性能和功耗有明显提升之外,个人感觉第三代和第四代的其他性能都差不多。

此外,当自动超频功能激活时,当应用需求较高时,3770可以以4.1GHZ的全四核运行。
当待机要求较低时,可以单核3.4GHZ运行。

这是另一个涡轮频率功能。

(仅以我的主板型号为例)因此,如果您选择第三代I5或I7,则无需选择H77和B75主板。
虽然价格便宜,但相对于性能的提升和相关新功能,还是选择更高型号芯片的主板更好。
非常有价值。


Z75和Z77的价格几乎相同,所以没有必要选择Z75主板。
所以基本上第三代I5或I7主板一定要搭载Z77芯片组。


X79(顶级) Z77(旗舰) Z75(高端) H77(中端) B75(入门) Z77:CPU/内存自动超频,智能响应,快速存储,双卡X8/X8*,三卡不支持* Z77也分为三个等级。
入门级仅支持双A交火,中端支持双A交火、双N卡SLI,高端支持双A交火、双N卡SLI和单核显卡交火

8系列与7系列主板型号对比

Z87取代Z77(旗舰),取消Z75(高端)的后继产品,H87取代H77(中端), H81取代B75(入门级)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对主板芯片和CPU配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