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特点详解及服务模式解析

2025-01-23 14:02:02
哈孟运
冶金VPS

云计算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

云计算的主要特点如下: (1)动态资源分配,根据消费者需求动态划分或释放不同的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
当需求增加时,可以添加可用资源进行匹配,实现资源的快速弹性提供。
; 如果用户不再使用这些资源,则可以释放这些资源。
云计算为客户提供的能力是无限的,并且能够实现IT资源利用的可扩展性。
(2)按需服务自助云计算为客户提供自助资源服务。
用户无需与提供商交互,即可自动获取自助计算资源能力。
同时,云系统为客户提供一定的应用服务目录,客户可以采用自助服务的方式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服务项目和。
(3)以网络为中心的云计算的各个组件和总体架构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并存在于网络中,同时通过网络向用户提供服务。
客户可以使用不同的终端设备通过标准应用程序接入网络,使云计算服务无处不在。
(4)服务量化 在提供云服务的过程中,根据客户的不同服务类型,通过测量方法自动控制和优化资源分配。
即资源的使用是可以监控和控制的,是按量付费的服务模式。
(5)资源池化和透明对于云服务提供商来说,屏蔽了各种底层资源(计算、存储、网络、资源逻辑等)的异构性(如果有一定的异构性的话)。
打破界限,所有资源都可以统一管理和调度,成为所谓的“资源池”,为用户提供按需服务; 对于用户来说,这些资源是透明的、无限的,用户不需要了解内部结构。
,只关心你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普遍接受的云计算特点如下:(1)超大规模“云”具有相当规模。
谷歌云计算已经拥有超过100万台服务器,亚马逊、IBM、微软、雅虎等“云”各拥有数十万台服务器。
服务器。
企业私有云一般拥有数百或数千台服务器。
“云”可以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
(2)虚拟化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何地点、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
所请求的资源来自“云”而不是固定的有形实体。
应用程序运行在“云”中的某个地方,但用户实际上不需要知道或担心应用程序运行的具体位置。
只需一台笔记本电脑或一部手机,我们需要的一切都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来实现,甚至是超级计算之类的任务。
(3)高可靠性“云”通过多副本数据容错、计算节点同构互换等措施保证服务的高可靠性。
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更可靠。
(4)通用云计算不针对特定应用。
在“云”的支持下,可以构建千变万化的应用,同一个“云”可以同时支持不同应用的运行。
通俗地说,云计算将计算变成了像水、电、气一样的基础设施。
人们可以像水、电、煤气一样购买计算服务。
因此,可以说云计算重新定义了IT软硬件资源。
设计和购买方式,可能会引发IT行业的大规模变革。
云计算主要分为四类:公共云、私有云、社区云和混合云。
公有云利用互联网向公众提供云计算服务; 私有云利用企业内部网和私有网络向单个企业或组织提供云计算服务,并且这些服务不对公众开放; 社区云利用内网、专网和VPN,为多个相关部门提供云计算服务; 混合云是上述两种或三种云的组合。
云计算服务模式有三种: (1))软件即服务(SoftasaService,简称SaaS)。
对应的用户主要是直接使用应用软件的最终用户。
提供的服务是最终用户所需的应用软件。
最终用户不需要购买和部署这些应用软件,而是通过向SaaS提供商支付软件使用费或租赁费来使用部署在云端的应用软件。
(2)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简称PaaS)。
对应的用户主要是使用开发工具的应用软件开发者。
提供的服务是开发者需要在云端部署的服务。
的开发平台以及该平台的技术支持服务。
(3)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ion as a Service,简称IaaS),对应的用户主要是需要虚拟机或存储资源的应用开发者或IT系统管理部门; 提供的服务可供开发者或IT系统管理部门直接使用 云基础设施包括部署在云端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其他虚拟化硬件资源。
云计算的主要特点和好处如下: 1、云计算成本低廉,将建设成本转化为运营成本。
用户无需为业务高峰购买设施,无需承担大量的软硬件采购和维护成本,即可享受各种服务。
IT 应用和服务。
2、灵活性云计算可以快速、灵活地建设基础信息设施,并根据需要灵活扩展IT资源。
云计算为用户提供了短期内使用IT资源的灵活性(例如,按小时购买处理器或按天购买存储)。
当不再需要这些资源时; 用户可以轻松释放这些资源。
3.可衡量性云计算具有衡量IT资源的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监控、控制和优化资源的使用,使IT系统更加便捷、更加智能、更具可扩展性。

桌面虚拟化是什么

Surface虚拟化是指计算机桌面虚拟化,以实现桌面使用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桌面虚拟化(或虚拟桌面基础设施)是一种基于服务器的计算模型,它借鉴了传统的瘦客户端模型,但允许管理员和用户获得两全其美的效果:在数据中心托管所有桌面虚拟机、信任和整合一次管理;同时,用户可以获得完整的PC体验 对于服务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和网络虚拟化,桌面虚拟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实现方式: 1、远程主机桌面是一种桌面虚拟化, 简单 服务器运行操作系统映像或应用程序,许多客户端使用连接代理软件登录本机上的软件服务器客户端操作简单,只需在显示器上显示用户共享的操作系统映像,发送键盘和鼠标输入的信息优点:成本低,对数据和应用程序的控制程度高缺点:性能取决于网络连接的质量,通常无法处理复杂的图形; 服务器; 对于无法在本地存储数据、使用大多数设备或使用 USB 闪存驱动器将数据带到移动用户的用户来说缺乏灵活性。
断开连接时无法工作 制造商产品示例:Windows 远程桌面连接 2. 远程操作系统是无盘工作站或瘦客户端,或者在刀片 PC 上独立运行。
托管或远程转移 在转移的情况下,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都可以转移到客户端机器上,根据用户的需要下载软件部分,并在客户端机器上执行程序,使用。
具有处理能力,但不使用本地存储 优点: 能够运行无法在共享模式下运行的应用程序 隔离每个用户活动以避免资源限制: 效率更高。
托管桌面使用更多带宽并在服务器上使用更多硬件性能取决于网络连接的质量以及显示协议在断开连接时处理图形的能力:无盘工作站、Citrix 的 XenDesktop 操作系统本地桌面操作系统虚拟化是最新的虚拟化技术。
技术,在桌面上使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 本地虚拟操作系统有两种类型: 1)主机类型 虚拟机软件运行在现有的操作系​​统上,然后这个软件可以将多个虚拟机虚拟为完全独立的设备,将自身隔离开来来自虚拟机之外的来宾计算机上的硬件和软件。
优点:灵活使用,随时创建、修改、编辑虚拟机。
缺点:安全性完全取决于宿主机,如果宿主机操作系统中毒或崩溃,虚拟机将不存在。
制造商产品示例:VMWareWS。
2)裸机类型:虚拟机直接管理硬件,操作系统运行在虚拟机上。
该技术与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完全一致。
然而,由于终端和服务器计算机的性能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采用这种桌面虚拟化,每个虚拟机可以与硬件完全隔离,虚拟机之间的存储、计算和外部设备也可以完全隔离,因此安全性非常高。
同时,为了方便终端安全,采用操作系统复用技术,即无需在裸机上安装,而是安装后虚拟机直接在裸机上运行。
虚拟机利用本地机原有操作系统的影响,无需在虚拟机中安装操作系统。
这种机制为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在通用PC上的推广和使用创造了可能。
优点:完全安全、使用灵活、可扩展到网络虚拟化。
缺点:技术实现困难。

计算机领域的虚拟化是指什么

首先,计算机硬件大致分为计算、存储、网络和接口三种类型,大致对应以下: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虚拟化。
虚拟化通常指的是这三个物理设备的虚拟化。
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呢? 首先我们来谈谈服务器虚拟化。
当我们部署服务器时,我们会购买一套硬件,安装一个系统,运行一些应用程序,并进行运维阶段。
经常会出现几个问题: 1、CPU内存磁盘带宽利用率:应用程序不是核心应用程序,占用的资源并不多。
但有环境要求,且不独立占用任何主机。
通常CPU内存只运行20% 30%,但电源需要一直打开。
这就导致了电力的巨大浪费,更何况电费还是数据中心最大的成本因素。
2.占用大量物理空间。
由于每台物理机只运行一两个应用程序,因此需要很多物理机来支持大量的业务。
数据中心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即使是塔式机架,将机架改造成刀片式服务器仍然占用大量空间,成本也很高。
3. 硬件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系统关闭和服务终止。
这对于 SLA 要求较高的关键应用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机器、负载均衡等方法不断增加备用硬件和维护成本以及切换风险。
此外,停止服务也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服务器虚拟化是如何发生的呢? 简而言之,服务器虚拟化包括在操作系统和硬件之间插入一个额外的中间层(通常称为虚拟机管理程序层),以将操作系统和硬件与其逻辑依赖关系分开。
用市场领导者的话说,这就是“脱钩”。
操作系统与Hypervisor层通信,Hypervisor层与硬件通信,从而解决了上述三个问题。
那么是如何解决的呢? 对于硬件来说,Hypervisor层就是它的控制系统。
对于虚拟机管理程序层来说,主机操作系统只是一个文件。
在这种情况下,主机操作系统可以摆脱控制应用程序和硬件的角色,而只负责应用程序接口。
所以 1. 由于操作系统只是 hypervisor 层的一个文件 一个 hypervisor 层上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也没有关系。
然而,硬件只知道一个系统,即虚拟机管理程序。
从此,一台物理设备实际上可以运行一系列操作系统,硬件利用率可以立即得到提高,通常服务器虚拟化后硬件利用率可以轻松提高到60%以上。
2、由于一台物理设备上可以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因此可以节省大量的硬件开销,自然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
3、由于虚拟操作系统只是一个文件,所以将虚拟机放在存储或者文件服务器上就可以了。
因此,如果一台物理机在使用共享内存时出现故障,当然可以在另一台物理机上使用。
物理机从内存恢复的方法是在系统层面实现HA的,并不是依赖软件; 那么当然应该可以在物理机之间来回传输。
当硬件升级时,很容易将这个虚拟机提前迁移到其他物理机上,并且在线、不间断的服务OK,从而实现系统级的迁移。
我们再来说一下存储虚拟化。
事实上,不同厂商对存储虚拟化的定义并不是很一致。
核心需求是存储硬件设备和逻辑存储结构的解耦。
最常见的解决方案是在主机上安装软件或在存储空间中添加设备,将企业内所有类型的存储统一成一个大的资源池,不考虑制造商或功能,仅根据性能高低和生命周期分开并共同管理它们。
当然,这样做的主要要求是通过抽象的方式解决企业存储的各种管理难题。
可以将其视为主机的管理空间块,无需了解各个厂家的各种功能,控制器也可以集中管理存储。
厂商主要围绕这个领域来谈论存储虚拟化,但往往情况并非如此,这则广告“非常理想”,原因如下: 1、如果以某种形式统一管理,不分品牌、高低性能方面,各个厂商的设备功能必须高度标准化和统一,所有功能都必须按照木桶原理向下协调,这对于像NetApp这样拥有非常奇怪但又优秀的内存功能逻辑却没有的厂商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任何 有道理。
2、企业往往更愿意从固定厂商购买不同类型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存储需求,而同一厂商的产品往往都有平台软件,可以为第三方产品提供自己的统一管理支持。
3、统一存储的概念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落实。
大多数公司的存储系统仍然位于岛国。
缺乏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统一管理的必要先决条件和动力。
也可以说存储虚拟化被视为分布式存储甚至分布式文件系统。
简单来说,不是使用外部存储,而是直接将数据存储在主机本地,然后通过网络与其他主机的本地磁盘实现冗余,使存储更加高效。
逻辑和物理是完全分开且不相关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其实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方法,但是目前这种方法的适用性比较有限,形成的产品并不多,而且大多是软件实现。
我们来谈谈网络虚拟化。
其实我们很早以前就已经在使用一些网络虚拟化技术了,只不过当时还没有使用这个词。
基本上,任何网络技术前面的+V都可以被视为网络虚拟化。
VLAN技术与VLAN、VPN一样,是指交换机上接口逻辑的虚拟化。
从形象的意义上来说,VPN技术是指在公共互联网上虚拟化一条私有隧道,目的是分割或合并网络。
这将网络设备结构和逻辑网络结构分离、解耦的方法就是网络虚拟化,当然也包括VRRP、VSS之类的东西。
目前最流行的网络虚拟化技术都是针对服务器虚拟化。
由于服务器虚拟化导致设备和系统解耦,因此网络层也必须进行相应的优化。
比较常见的解决方案是虚拟网卡和分布式虚拟交换机,其思想是在服务器虚拟化之后从层的角度来规划和管理网络。
我们也谈谈SDN。
虽然SDN本身不能称为虚拟化技术,但它本质上实现了完全的解耦,就是面对虚拟化的网络,这个东西才是王道,即使网络管理在思考网络虚拟化时仍然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