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标准蓄电池

2025-01-20 20:34:57
仇孟陶
冶金VPS

蓄电池室荷载

不小于16KN/m2。
机房常用12V100AH铅酸蓄电池,每块电池重30kg左右,4层40个电池每平方米约1200KG。
这个重量是普通建筑(每平方米300至500公斤)难以承受的。
因此,《计算机房设计标准GB50174》要求带负载的电池房活载不小于16KN/米,约合每平方米1632KG。

机房建设有哪些要求?

1、机房的级别根据我国《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数据中心可分为A、B、C三个级别。
A级为容错型,即意味着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站内设备将受到保护,免受操作错误的影响,确保电子信息系统的运行不会因设备故障、外部停电、维护和检查而中断。
A级机房级别最高,主要用于关系国计民生的机房设计。
国家气象台、国家数据中心、计算机中心、重要军事指挥部门、大中城市机场、广播电台、电视台、应急指挥中心、银行总部等A级机房。
都属于这一类。
B级为不经常变化的类型,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应因电子信息系统的故障而使车站设备中断。
B级机房适用于电子信息系统故障造成一定社会问题和一定经济损失的机房,如大中城市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三级医院、气象台、数据中心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配电中心、交通(铁路、公路、水运)指挥调度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体育场馆、省部级及以上政府机关大楼等。
C级为基本型,必须保证车站设备正常工作时电子信息系统不间断运行。
A类或B类以外的计算机部件称为C类。
2、数据中心机房的组成包括中央机房、建筑装饰、供电系统、园林绿化及防雷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安防系统、综合布线及网络系统等。
中心机房由主机房和辅机房组成。
主机房包含各种服务器、主要网络设备、网络配线架(柜)等。
辅助部门包括UPS电源部、特种空调控制部、灭火器钢瓶部、监控部、信息管理人员办公室和维护部。
计算机的主要部分应该是一个单独的部分,辅助部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组合。
3.数据中心机房标准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是保证各级计算机网络设备和人员防护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计算机设备对工作环境要求较高,因此机房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
1、建筑装修: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机房必须满足施工现场的要求。
2、供电系统:A、服务器、网络设备及辅助设备必须工作可靠、稳定。
b.信息系统设备的供电系统应与动力、照明系统分开。
c.UPS电源由机房内的电源供电,是为了减少电气线路对机房的影响,将静电表面放置在管内,并延伸至各个电源,以防止外部电磁干扰对系统设备的影响。
、每个电源插座必须有标明其用途和功能的标志。
3.接地及防雷系统:除其他外。
b.中心机房的接地系统必须在室外设有独立的接地元件;不应共用电缆,所有机柜应放置在地面上。
c.机房防雷系统主要包括建筑物内外表面以及机房出入口线路的防护措施。
外部防护主要由建筑物内的防雷系统覆盖;通向外部的电流电缆不暴露环境;4、空调系统:该系统保持机房内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湿度,保证系统可靠稳定运行。
市级中央机房应采用专业空调,也可采用民用空调作为备份。
5、照明系统:保持机房内良好的照明,保证机房的舒适度。
由机房管理员负责机房的管理和维护。
机房应有应急照明系统,由单独线路或电池供电的应急灯可靠性等级应为100%。
6.火灾报警系统:b.机房应设有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报警器等装置以及消防装置。
c.为保证机房安全运行,机房应有防水措施。
7、安防系统:由实时监控摄像系统及其他安防设施组成,全面监控机房的整个工作状况。
8.综合布线网络运营:-a.b.网络必须满足100M网络标准,有条件的可以实现千兆网络。
c.如果有主干线路或新建综合布线系统,主干线路应有冗余。
d.所有电缆、光缆、数据模块、连接器、配线架、机柜等都必须易于识别。
布线系统中,模块、配线架、端点应有统一的标签,电缆两端应有标识,以保证维护方便、操作灵活。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常用标准有哪些?

在建设高效、可靠、现代化的数据中心机房时,一套符合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特殊性的全面建筑标准至关重要。
以下概述了构建数据中心机房所必需的一些关键标准。

国际标准:LEED_2009NC,专门针对绿色建筑设计和能源效率。
TIA_942-2010定义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顶级标准,涵盖物理设备和性能要求。
ASHRAE数据中心热处理提供热环境管理的最佳实践。
国家标准: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与施工规范》定义了最低基础设施要求。
GB50462-2015《数据中心工程防火与安全》保证了数据中心的消防安全。
GB/T22239-2008,数据中心数据保护相关的信息安全技术。
国家电网数据中心建设标准QGDW345-2009增强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专业环境与监控:YDT_1821-2008和GBT2887-2011规定了机房环境的温湿度控制和监控要求。
YDT1363.1-2005系列监测系统规范保证了运行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JRT0132-2015和JGJ284-2012等金融行业标准为金融机构的数据中心建立了额外的安全保证。
抗震、低电流:GB50011-2010、YD5054-2010保证数据中心抗震设计的稳定性。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2015和GB50311-2007强调小电流系统的集成和高效运行。
YD5193-2014、YDT2379.2-2011等电信行业标准保证了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能量存储和电源操作:DLT_637-1997至YDT799-2010。
涵盖电池技术的多个细分领域,包括电力操作和能量存储。
运营商相关规范,如中国联通的绿色IDC规范、中国电信的电力/机房设计标准等,提供了定制化的服务标准。
冷却和集成布线:YDT2061-2009和GBT-19413-2010确保数据中心环境的恒温和恒湿。
GB50311-2007是保证数据传输效率和可靠性的综合布线设计规范。

以上只是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标准的冰山一角。
实际应用需要结合行业特点和具体需求,遵循最新技术发展和国内外监管要求。
数据中心稳定、安全、高效运行。

数据中心机房配电系统相关标准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础设施,数据中心配电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是保证数据中心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了解并遵循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法规对于确保数据中心高效、可靠、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数据中心机房配电系统的相关步骤,供行业人士参考。
国家标准(GB)包括:《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低压配电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要求》、《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互联高压直流供电设备工程设计规范》、《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成套成套设备第1部分:一般规定》、《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成套设备第2部分:母线安装规范系统(母线槽)特殊要求成套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部分:配电盘(DBO)总参,《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4部分:建筑工地成套成套设备(ACS)的特殊要求》《要求》,《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部分:公共电网配电成套设备》》,《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6部分:母线槽系统(母线槽)》,《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6部分:母线槽系统(母线槽)》,《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6部分:母线槽系统(母线槽)》开关装置和控制装置组第7部分:用于特定应用的成套装置-例如码头、露营车、购物中心。
领域、电动汽车充电站、《低压成套开关控制成套设备第8部分:智能成套设备通用技术要求》、《建筑电气图纸标准》、《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电子设备》机械结构外壳第3部分:机柜、箱体等的气候、机械试验和安全要求通信中邮电通信行业标准(YD)该领域包括配电设备及系统,例如《通信用配电设备》、《通信局(站)供电系统通用技术要求》、《通信用240V直流电源系统》、《通信用240V直流电源》供电系统配电设备》、《通信维护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技术要求》、《通信用DC-DC模块电源》、《配电柜》、《高频开关电源系统》等金融建筑配电规范(JGJ)为金融建筑电气设计提供了一系列技术要求和设计指南,包括《金融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和标准,数据中心配电系统设计者和开发商可以确保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运行,满足行业和用户需求,促进数据中心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数据中心idc机房建设标准

数据中心IDC机房的建设标准应遵循高设计原则,确保机房环境稳定、安全、高效,并满足未来的可扩展性要求。
数据中心建设IDC机房时,重点关注的就是供电和稳定性。
机房应配备独立的电源系统,包括双电源、UPS不间断电源和备用发电机,保证在停电时机房设备能继续稳定工作。
另外,电源接线应采用优质电缆和接线方式,避免功率损耗和干扰。
控制机房的环境条件也至关重要。
这包括温度、湿度、清洁度和防火等方面。
机房应配备精密的空调和通风系统,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恒定,防止过热和设备损坏。
同时,清洁度控制也非常重要,应采取防尘、防静电等措施,降低设备的故障率。
在消防安全方面,机房应配备烟雾探测器、灭火系统和紧急逃生通道,确保火灾等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反应。
机房内布置设备时,应充分考虑设备的散热、通风和维护要求。
设备应放置在专用的机架或机柜中,机架之间留有适当的间距,以利于空气流通和散热。
同时,机房内还应设立专门的维修区域,方便人员进行设备检查和维修。
IDC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供电、环境控制、设备布局等方面。
符合这些标准可以保证机房稳定运行和高效管理,是数据中心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

相关推荐